在开国上将中居于首位的萧克,为何后来长期靠边站,不被重用?
一号站注册39524
一号站注册39524

新闻动态

在开国上将中居于首位的萧克,为何后来长期靠边站,不被重用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萧克(1907年7月14日—2008年10月24日),原名萧武毅,字子敬。

乳名克忠,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,黄埔军校四期毕业。

1925年萧克投笔从戎,参加北伐战争、南昌起义、井冈山斗争和长征,历任连长、营长、团长、师长、军长、红六军团长、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等职。

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、冀热察挺进军司令、晋察冀军区副司令。

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、华北军区副司令员,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、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。

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。

不过对负责评衔的相关人员来说,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。

各个等级名次如何排、谁来做第一,也需要细细考究。

展开剩余66%

后来评选出来的结果,还真的做到了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!

第一元帅朱老总,毫无争议;第一大将粟司令,别人也没话说。

第一上将萧克,资历相当惊人,担任过

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,120师副师长。

不过奇怪的是,萧克后来的军政生涯却一路走低,建国后甚至长期靠边站,这是为何呢?

原因有几个方面,

首先就是与上级贺龙的关系不太和睦

面对国民党大兵压境,贺龙和萧克有不同的想法,贺龙想的是要进行运动战。

萧克认为眼下保住根据地为主要任务,进行防御即可,部队最终开展内线保卫战。

警戒鸡公垭高地一战,萧克眼见无法扭转战局,就率部先行退出了战斗。

贺龙那边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消息,还在苦苦相持着。

眼看敌人越围越多,他也只能下令撤退,部队因而付出大量伤亡。

贺龙因为此战认为萧克打仗不老实。这就让贺龙对其的感觉更不好。

这些想法延续了很久,因此长期以来二人的私人关系都不和睦。

当然,私是私公是公,贺老总后来成为了萧克的直属上级,也没针对过萧克。

但是萧克后来在长征中却胡乱接受了张国焘的任命,让人大跌眼镜。

萧克自己回忆录中说,两军会师后,张国焘不断派代表来找自己单独谈话。

萧克搞不清事实真相,就稀里糊涂接受了张国焘的任命,成为红四方面军31军军长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没有了